1.现今关于孝道四字成语小故事

2.孔氏南宗票价多少钱

3.代表湖北特色的茶叶有哪些?

4.江苏盐城十大旅游景点

5.白族饮食风俗

6.孝德故事不要24孝,最少6个

现今关于孝道四字成语小故事

孝贤之家什么意思_孝贤之乡食用油价格

1. 关于孝字四字成语

孝子慈孙、

孝悌力田、

孝思不匮、

孝子爱日、

忠孝节义、

移孝为忠、

入孝出弟、

求忠出孝、

父慈子孝、

忠臣孝子、

父严子孝、

母慈子孝、

忠孝两全、

忠孝节烈、

披麻带孝、

披麻戴孝、

子孝父慈、

移孝作忠、

孝子顺孙、

入孝出悌、

孝子贤孙、

忠孝不并、

孝经起序、

忤逆不孝、

孝悌忠信

2. 关于孝心的小故事400字 速度

明天是星期天,恰逢又是妈妈的生日。对,我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我冥思苦想,突然,灵机一动,决定送一份金钱买不到的礼物——孝心。

晨曦微露,我早早地起了床,蹑手蹑脚地来到厨房,轻轻地把厨房门带上。我先把锅洗得一干二净,放些水和桂圆肉开始煮,接着从冰箱里精心挑选了两个又新鲜又大的鸡蛋。当水开了,我把鸡蛋在锅边一敲,放入水中,晶莹剔透的蛋清在水中变成乳白色,圆润的蛋黄裹在其中,整个鸡蛋像一朵浮在水面上的睡莲花,周围的桂圆衬着它。等鸡蛋差不多好了,我在里面撒了一些糖和桂花。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立刻把它盛起来放到餐桌上。最后,我又把厨房打扫得干净,不留一丝痕迹。

当我把事情都做完的时候,妈妈醒了,她一边揉着惺忪的眼睛,一边嗅着鼻子,奇怪地问:“怎么这么香呀?”我自豪地回答:“祝你生日快乐!我给您做了一份色香味俱全的早餐!”妈妈惊奇地望着我,喜出望外的表情写在脸上。她摸了摸我的头,喃喃自语:“儿子真的有点长大了。”

今天,虽然我起得有点早,但是我很兴奋。因为我送给妈妈最宝贵的礼物——一颗孝心。

3. 求关于孝的四字成语

关于孝的四字成语有很多,比如移孝作忠、母慈子孝、孝悌力田、忠孝两全、求忠出孝、子孝父慈、忠孝节义、孝子顺孙、孝子爱日、孝子贤孙、父严子孝、孝子慈孙、孝悌忠信、披麻带孝、入孝出悌、父慈子孝、入孝出弟等。

一、移孝作忠 解释: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出自:谢觉哉《不惑集·爱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

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二、母慈子孝 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白话文:“上天给我彝。“孔子传:“上天和百姓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示例: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疏》:“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 白话文:“陛下隐太子的元良,枉太子的神器,如何教天下母慈子孝呢。”

三、孝悌力田 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出自:《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白话文:“他派使者慰劳赏赐三老、孝者帛每人五匹,敬爱的人、力田二匹……因为户口设置三老、孝悌力田常任乡官。” 四、忠孝两全 解释: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

亦作“忠孝双全”。 出处: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

白话文:“业传战略,名字在勋登记;蕴天爵以修己,忠和孝两全。” 五、求忠出孝 解释: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出自: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 白话文:“国家把选拔贤才为己任,贤人以孝道为第一。孔子说:‘孝亲所以忠诚可以转移到你,因此寻找忠臣一定要到孝子之门。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移孝作忠 百度百科-母慈子孝 百度百科-孝悌力田 百度百科-忠孝两全 百度百科-求忠出孝。

4. 关于孝道的成语故事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二、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三、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四、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五、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六、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

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七、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来他官至司空。 八、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九、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十、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

十一、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十二、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十三、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5. 关于孝道的小故事

关于孝道的一个小故事 媳妇说:“煮淡一点你就嫌没有味道,现在煮咸一点你却说咽不下,你究竟怎么样?” 母亲一见儿子回来,二话不说便把饭菜往咀里送。

她怒瞪他一眼。 他试了一口,马上吐出来,儿子说: “我不是说过了吗,妈有病不能吃太咸!” 那好!妈是你的,以后由你来煮!媳妇怒气冲冲地回房。

儿子无奈地轻叹一声,然后对母亲说:“妈,别吃了,我去煮个面给你。” “仔,你是不是有话想跟妈说,是就说好了, 别憋在心里!” “妈,公司下个月升我职,我会很忙,至于老婆,她说很想出来工作,所以。

.” 母亲马上意识到儿子的意思:“仔,不要送妈去老人院。声音似乎在哀求。”

儿子沉默片刻,他是在寻找更好的理由。 “妈,其实老人院并没有甚么不好,你知道老婆一旦工作,一定没有时间好好服侍你。

老人院有吃有住有人服侍看顾,不是比在家里好得多吗?” 洗了澡,草草吃了一碗方便面,儿子便到书房去。他茫然地伫立于窗前,有些犹豫不决。

母亲年轻便守寡,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供他出国读书。但她从不用年轻时的牺牲当作要胁他孝顺的筹码,反而是妻子以婚姻要胁他!真的要让母亲住老人院吗?他问自己,他有些不忍。

可以陪你下半世的人是你老婆,难道是你妈吗?阿财叔的儿子总是这样提醒他。你妈都这么老了,好命的话可以活多几年,为何不趁这几年好好孝顺她呢?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啊!亲戚总是这样劝他。

儿子不敢再想下去,深怕自己真的会改变初衷。太阳收敛起灼热的金光,躲在山后憩息。

一间建在郊外山岗的一座贵族老人院。 是的,钱用得越多,儿子才心安理得。

当儿子领着母亲步入大厅新的电视机,42吋的荧幕正播放着一部喜剧,但观众一点笑声也没有。几个衣着一样,发型一样的老妪歪歪斜斜地坐在发沙上,神情呆滞而落寞。

有个老人 在自言自语,有个正缓缓弯下腰,想去捡起掉在地上的一块饼干。儿子知道母亲喜欢光亮,所以为她选了一间阳光充足的房间。

从窗口望出去,树阴下,一片芳草如茵。几名护士推着坐在轮椅的老者在夕阳下散步,四周悄然寂静得令人心酸。

纵有夕阳无限好,毕竟已到了黄昏,他心中低低叹息。 “ 妈,我。

.我要走了!”母亲只能点头。他走时,母亲频频挥手,她张着没有牙的嘴,苍白干燥的嘴唇在嗫嚅着,一副欲语还休的样子。

儿子这才注意到母亲银灰色的头发,深陷的眼窝以及打着细褶的皱脸。母亲,真的老了!他霍然记起一则儿时旧事。

那年他才6岁,母亲有事回乡,不便携他同行,于是把他住在阿财叔家几天。母亲临走时,他惊恐地抱着母亲的腿不肯放,伤心大声号哭道:妈妈不要丢下我!妈妈不要走!最后母亲没有丢下他。

他连忙离开房间,顺手把门关上,不敢回头,深恐那记忆像鬼魅似地追缠而来。他回到家,妻子与岳母正疯狂的把母亲房里的一切扔个不亦乐乎。

身高3呎的奖杯——那是他小学作文比赛「我的母亲」第1名的胜利品!华英字典——那是母亲整个月省吃省用所买给他的第1份生日礼物!还有母亲临睡前要擦的风湿油,没有他为她擦,带去老人院又有甚么意义呢? 「够了,别再扔了!」儿子怒吼道。 「这么多垃圾,不把它扔掉,怎么放得下我的东西。

」岳母没好气地说。 「就是嘛!你赶快把你妈那张烂床给抬出去,我明天要为我妈添张新的!」 一堆童年的照片展现在儿子眼前,那是母亲带他到动物园和游乐园拍的照片。

「它们是我妈的财产,一样也不能丢!」 「你这算甚态度?对我妈这么大声,我要你向我妈道歉!」 「我娶你就要爱你的母亲,为甚么你嫁给我就不能爱我的母亲 雨后的黑夜分外冷寂,街道萧瑟,行人车辆格外稀少。一辆宝马在路上飞驰,频频闯红灯,陷黄格,呼一声又飞驰而过。

那辆轿车一路奔往山岗上的那间老人院,停车直奔上楼,推开母亲卧房的门。他幽灵似地站着,母亲正抚摸着风湿痛的双腿低泣。

她见到儿子手中正拿着那瓶风湿油,显然感到安慰的说: 「妈忘了带,幸好你来!」他走到母亲身边,跪了下来。 「很晚了,妈自己擦可以了,你明天还要上班,回去吧! 他嗫嚅片刻,终于忍不住啜泣道:「妈,对不起,请原谅我!我们回家去吧。

孔氏南宗票价多少钱

孔氏南宗门票价格:票价:15元

孔氏南宗:孔氏家庙孔子楷木像思鲁阁经孔俏舞

位于浙江西部的衢州孔庙,是与山东曲阜孔庙并列的全国两所孔氏家庙之一,向有“南宗圣地”之称。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孔氏嫡系在孔子48代孙孔端友率领于迁居衢,并在此建立家庙。自此,子孙绵延,衢州成了孔氏的第二家乡。

·衢州孔氏家庙·

衢州孔氏家庙位于城中新桥街,,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孔庙,是我国历代祭祀儒家学派创始人、人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友随宋高宗赵构南泼,在衢州建立孔氏家庙,孔子后裔于孙在衢州度过了800多于春秋。衢州作为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向有“东南阴里”、“南方圣地”之称。

衢州孔氏家庙始建于宋朝宝佑三年,规模宏人,“间至二百余”盼同曲阜家庙。此后屡毁屡建,三易其址,但均仿曲阜家庙格局建造。现存孔庙,为明朝正德十五年修建,占地11亩。此后,又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年间多次修缮。抗战时期,日寇的殿堂改为马厩,使家庙遭到严重破坏。期间,不少珍贵的碑刻和木雕被毁,孔庙又一次遭受劫难。党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市政府和省文物局对修复孔氏家庙非常重视,自1985年开始陆续拨款修缮残存古建筑,共耗资52万元。目前,家庙中轴线及思鲁阁等建筑已修整完毕,并于1989年元旦前夕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海内外观众。

衢州城中新桥街46号的孔氏家庙,庙门为一座单糖歇山顶建筑.在石须弥座的围墙衬托下,显得威严庄重。庙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字的“衢州孔氏家庙”额,字体苍劲有力。正门两边一对石狮,显示出圣地的尊严。据了解,庙门是根据明代衢州孔氏家庙图,结合清代建筑风格重新设计证。一座全部由青石铺成的170个方米的俏台。紧挨着人放阳台阶,这是历代专门用来把祖行礼的约历,岁过俏台,登5级台阶,使来到庙内的最高建筑,这是一座重棺歇山顶历代建筑物,殿阁雄伟、气势不凡。任巫馅之闸挂方“大成殿”原额,厂棺挂着“生民来有”愿须,为清代雍正皇帝砌笔。殿内一块清代康熙皇帝撰写的“万世师表”原额。悬挂在正殿上方。

大殿高23米,长和宽各9米。殿内共有米质圆柱12根。其中最久的圆柱周长1.80米,大伸展双臂也难以抱全.成败柱西,便是思鲁阁,现辟为孔氏家庙陈列着先圣遗像碑和孔子及其官夫人楷木像.修缮后的衢州孔氏家庙,虽逊于兴盛时期的规模相差甚远,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纪念。它不仅是一处有意义的人文景观,而且对人们了解和研究孔氏南宗的建立、发展和变迁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在衢州孔氏家庙思鲁阁正殿前神宠内安放的孔子及斤官夫人楷木像,是孔府最珍贵的祖传瑰宝,历代正朝都视之为国宝。相传这对楷木像为孔子的孙圣不思雕刻,也有说是孔子的弟子端本子贡所刻。虽说法不一,但从雕刻风格来看,系汉以前的文物不疑。孔子生前有弟子3000之众,去世后,其弟子们悲痛十已,在孔子的坟前守墓三年,才依依不舍,挥招西别。唯有子贡仍不忍离去,在孔子墓前搭起茅屋,继续守了三年。楷米像为子贡所刻说:相传这期闻,他常常回忆老师生前的言行容貌,井砍来楷木,心迫手摹,终于雕成了孔子和斤官夫人像。这对楷木像高不满2尺,孔子长袍大油,手捧朝笛;斤官夫大长裙垂地,形象主动。

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几子土前居室立为庙堂,当初仅有“油屋三间”,孔子夫妇楷木像雕成后就供奉在这里,条件也很简单.据民间传说,当年衍圣公孔端友背负两尊祖宗圣像,率家人南渡.,船行至镇江码头,大家又饿又累,便上岸稍作休整。这时突然遇到金兵来袭,眼见楷木圣像将被金兵掳劫,大家正在焦急万分,束手无策之时,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一个巨浪打来,把船只掀翻。合兵见此情景,以为船上的大都被巨浪卷走,便回马收兵而去。正当孔端友急命家人打捞楷木像时,只见河面上,有三合神人踏着样云,拥着楷木像,向岸边靠近.孔端友和家人立即拥上去,把圣像小心护上岸,并在岸边向神灵焚香祷谢。这时,袅袅的香烟中出现“鲁阜出神”四合手,原来是孔子故乡的山神救护圣像,才免遭全大掠夺的劫难。南宋之初,孔端友及家人被高宗皇帝赐居衢州,为了感谢故乡山神的功绩,便在衢州建立了“柯阳首庙”,即“三神庙”。

宋理宗宝枯三年,朝廷命建衢州孔氏家庙,因在长江以南,称为南宗(曲阜家庙称北宗)。从此楷木雕像在南宗孔庙风经整整27代,保存了860多年。南来王朝相继封爵孔端友、孔珍、孔捂、孔文远、九万春、孔沫等六代南宗长孙为何王公。元朝统一后,元世祖认为孔氏南北二宗也应统一,并认为嫡子孙是寄寓江南衢州的衍圣公孔端友之后裔,于是欲封孔氏南字衢州支为大宗。,下诏造南宗6世孙、衍圣公九沫(年恩鲁,孔子53世孙)赴宫,并从衢州迁回曲阜定居,载爵奉把。九沫奉诏入京后,见元世祖,申诉自己六代先祖己立墓在衢,衢州上有家庙,堂有老母,不忍弃离先祖庙基向北去;同时表示,愿将衍圣公这一爵位让给北宗的族弟孔治,又以老母在衢州为由,请求准许南还衢州。

对此,元世祖大加赞赏,称孔沫“宁违荣而下违亲,真圣大也。”从此南宗停止世袭衍圣公之。明朝弘治子八年,衢州知府上书武宗,为孔氏南宗封爵,准授孔子第59世孙九彦绳力翰林院五经博子,子孙世袭。直到J935年国民政府废爵制改为奉把官止。然而,孔子及斤官夫人楷木像却一直珍藏在衢州孔氏家庙中,并且仍然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劫难。就以孔氏家庙来说,因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或战火兵祸,就先后迁建过三次,每次迁建都经受着被劫或被毁的险境;但最后终究被完好地保护下来。所以,在孔氏家族后代子孙的心目中,孔子楷木像就象是孔先圣的化身,是至高无上的神,有着极高的神威和神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二次攻陷衢州,入侵衡州的日寇头目,听说衢州孔氏家庙珍藏着孔子及斤官夫人楷木像,企图劫取这一稀世珍宝。当时的国民政府曾电致浙江省政府,今南宗奉把官孔繁荣,恭护圣像移驻龙泉。后又今移驻更偏僻的庆元山区,以防圣像落入敌手。孔繁荣力掩敌耳目,确保圣像不出意外,密访能工巧匠仿制了一对赝品,携带避至龙泉、庆元,而将真像密藏在衢州深山区。侵衡日军未能掠得孔子楷木像,大为恼火,便纵火烧毁孔庙藏书楼,人成殿成了日军营房,思鲁阁成为地们的养马围,所有红漆柱子被马咬得伤缸斑斑。庙内400多件珍器不见,随同衢州钟楼的人钟一起被日寇劫运而去。衢州孔庙又一次受到人为的浩劫。抗战胜利后,楷木真像重新珍藏在思鲁阁中.同时赝品烧毁,以免日后鱼目混珠,真伪难分。1946年,国民政府对幸存的建筑作了修建,举行了一次祭孔活动,并任命年仅8岁的第75代嫡长孙孔样楷为“人成至圣先师南宗奉把官”。解放后.孔样楷担任冶金部河北省金尸峪矿矿长、上建高级工程师。目前孔子最后一代受世袭长孙,国内唯南宗孔祥楷一人了。

孔子及斤官夫人楷木像,在南宗家庙度过860多年后,曾下1960年国庆了周年时被借给北宗曲阜孔氏家庙落脚。现在衡州孔氏家庙思鲁阁神龛中的孔子及斤官夫人楷木像是北宗奉送的复制品。

·思鲁阁·

衢州孔庙人成殿西侧,有一座曲阜孔庙所没有的建筑,名曰“恩鲁阁”。在孔庙建立思鲁阁,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思鲁”是叫南宗孔氏子孙不忘故之意,“思鲁阁”正是南宗孔氏子孙为表达他们思念山东曲阜和家人而精心设计建造的。

“思鲁阁”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楼房,现辟为孔氏家庙陈列室。阁内除存放着稀世珍宝孔子及乔官夫人楷木像外,阁下竖有目前南孔最有价值的“镇庙之宝”——先圣遗像碑。这座碑是中的幸存品。碑的正而刻有“先圣遗像”,系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名作,真迹由孔子48代孙孔端友随驾南渡时从曲阜带来,并为孔端友刻为石碑。碑的背而是“诏建衢州孔氏家庙”示意图。先圣遗像碑高2.07米、宽o.851米,碑记上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16个人字。孔子到像有真人那么高人,“衣冠佩剑,有温而厉,威而不锰,恭而安之。”为了帮助人们能够直观地丁解孔子,思鲁阁内还新塑了一尊孔子像,供人们瞻仰。

·经孔俏舞·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学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历代正朝祭把孔子都被当作国家的庆典,由于南宗孔庙,先后经历了宋、元、明各代的连年战乱,条孔活动未曾大规模地进行过。直到清代,雍正对孔子的顶礼膜掉,祭孔活动才隆盛起未。乾隆八年,南宗孔庙正式进行了感人的祭孔活动。

祭孔俏舞就是在这次盛大祭孔活动中表演的一种重要舞蹈。众所周知,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牢孔仪式也越来越隆重,越来越复杂。汉章帝元和二年祭孔时,更作“六代之乐”.规定祭孔时的乐章;道齐天保元年文宣帝遗使致牢时,又现定祭孔“三献之礼”;唐玄宗开元二十上年规定祭孔乐用宫悬,舞用六俏;明孝宗弘治九华,又特六佾改为八佾。佾,系古时乐舞的行列,佾舞局占典乐舞之一。

佾舞是一种场而极为埠熏的人型舞蹈,演山时演员近百人。其699中有乐舞生36人,歌队8人,乐队近50人,配有琴、策、浇、笛、瑟、坝、钟、鼓、石碧等多种乐器。此外,还有通赞生、司节生、司乐生、司道生、礼生、卫士等各种人员,协助演出。祭孔时,乐舞生从右门(边门)进入佾台(又叫露台,位士人成殿前),舞生每人左手拿南右手执翟,乐队敲打着钟、鼓、石碧,演奏着各种乐器,歌队唱着:“人哉孔于手怀明德,玉娠金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曲调庄重、肃穆。乐舞生一字一板,边唱边舞。

祭孔佾舞分为:韧献、亚献、终献,演员随之舞唱。技规定,佾舞开始时须舞唱“东章”,结尾时则要唱“撤撰乐”曲。整士祭孔佾舞在大成殿前露台士进行,而器乐人员演奏,则安排在孔庙两廊厢。终曲唱完,乐舞生、歌队、乐队等人员金部退场,至此佾舞终止。佾舞作为庙堂艺术的一宗遗产,对后人了解古代文化艺术是很高价值的。据史载,北宋末年,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陷入金兵之手。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孔子第四十八代裔孙、衍圣公孔端友,负着孔子和亓官夫人(孔子夫人)的一对楷木像(据传为孔子学生子贡所刻),离开山东曲阜南来,定居于衢州。

宋高宗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敕建孔氏家庙,为南宗。衢州孔庙曾经三迁三建,十多次修葺。现址的孔庙为明朝明武宗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所建,位于衢州城区东隅,占地约20亩,基本上按照山东曲阜的规模建造,分孔庙、孔府两个部分。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庙前设有"金声"、"玉振"、"棂星"、"大成"四门。金声、玉振两门之外,有"德侔天地"、"道冠古今"两块牌坊。进内是祭祀孔子时歌舞的地方--佾台。紧接佾台的是孔庙的主殿大成殿,其建筑雄伟壮观,重檐歇山式结构,双重飞檐中立有一块竖匾,上书"大成殿"三字,为清朝雍正皇帝御书的仿制品。殿内正中是孔子座像,两旁侍立着其子伯鱼及孙子思像。横梁上悬有十余块历代帝皇御书匾额。殿前通道的东西两侧各有九间房子,叫"两庑",挂供奉先贤的地方。东庑有中兴祖玉像,西庑有孔端友像。

代表湖北特色的茶叶有哪些?

1.采花毛尖

"绿珠"牌采花毛尖茶,产于五峰县采花乡,五峰县绿珠采花毛尖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销的名牌产品和绿色食品,年产值1000多万元。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细秀匀直显毫,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

2.龙峰茶

"龙峰"牌龙峰茶产于鄂西北竹溪县龙王垭茶场,该场是竹溪县茶叶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利税大户。其茶叶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壮实显锋苗,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绿匀齐。

3.松针茶

绿生牌松针茶产于部西北高香绿茶区的保康县,是保康县茶叶办公室和绿生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销的名牌产品。年产值1000多万元。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细圆直,锋苗挺秀,似松针状,色泽翠绿,香气鲜嫩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嫩匀明亮。

4.松峰茶

"松峰"牌松峰茶产于历史悠久的鄂南羊楼洞茶场,先后多次被评为农业部和湖北省优质产品,1995年荣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产品。荣获99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国家名牌产品。品质特点:外形紧细匀齐,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5.峡州碧峰

"平湖"牌峡州碧峰茶产于西陵峡以北的半高山地段,是宜昌县太平溪茶叶公司生产和经销的名牌产品。其特点是:条形紧秀、色泽翠绿、香高持久、汤色绿亮、滋味鲜爽、叶底匀齐。

6.恩施富硒茶

恩施富硒茶产于着名的鄂西南武陵山茶区,绿林翠峰、伍台绿针、雾洞绿峰是恩施富硒茶的佼佼者。绿林翠峰茶由鹤峰县绿林茶场生产;伍台绿针由宣恩县伍家台贡茶总厂生产;雾洞绿峰由利川市雾调茶厂生产。

7.邓村绿茶

"邓村"牌邓村绿茶由海拔800余米的宜昌县邓村茶业公司和宜昌县国营邓村茶场联合生产和经销,是典型的高山云雾茶,年产值2000多万元。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细重实,色泽翠绿油润,香气粟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齐。

8.天堂云雾茶

"长冲"牌天堂云雾茶产于大别山南麓的英山县国营长冲茶场。按不同鲜叶嫩度和加工方法,分成三个品级,即:春笋、春蕊、春茗。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细显毫,翠绿光润,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9.水镜茗芽

"水镜"牌水镜茗芽茶产于鄂西北高香绿茶区水镜故居的南漳县,是湖北水镜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和经销的高品位名茶。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细圆挺直带毫,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整齐。

10.归真茶

"归真"牌归真茶由湖北归真茶业集团公司生产,主要包括归真红茶、绿茶、花茶、减肥茶、袋泡茶、茶水、茶食品等系列产品。现有九家控股公司:湖北归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土畜湖北茶麻进出口公司、湖北归真饮品厂、湖北省汉口茶厂、湖北丰源公司、湖北归真五峰、随州、英山、宜都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等。公司研制出的归真茶水、茶粉,已获得国家专利。1998年在杭州、武汉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均被评为金奖。

扩展资料: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参考资料:

茶叶-百度百科

江苏盐城十大旅游景点

盐城旅游景点大全排名是怎样的?

一、中华麋鹿园,位于江苏省盐城市,面积高达78000公顷,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的滨海湿地,有季节河,也有一部分人工湿地,人工林,人工牧草,也有沼泽地和草滩。这里的动物种类繁多,比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白尾海雕,丹顶鹤,白鹳,还有二级的河麂。也有许多高等植物,比如禾本科、菊科、莎草科植物。

还有水生植被,盐生草甸。而每年的麋鹿节,也已经成为展示盐城生态形象和生态保护成果、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舞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麋鹿群们自由自在的状态,可以买点胡萝卜带进去,和小麋鹿来个近距离接触。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放空自己。

二、荷兰花海,这里被称为中国种植郁金香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地方,有世界郁金香最佳景区之称哦。在这里,每年的3到5月份你都可以看到3000多亩,300多个品种、3000多万株郁金香争先恐后盛放的景象。不仅有郁金香,还有绣球花,蔷薇花,紫薇花,薰衣草,百合,金鱼草等等。简直可以用姹紫嫣红来形容这里。景区里还设置了销售区,儿童游乐区,餐饮区,还有音乐秋千,大型舞台剧演出。来到这里,总会看到人们微微上扬的嘴角,开心的不得了。真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三、水街,古色古香的建筑,青砖蓝瓦,瞬间让你有一种回到古代的感觉。这里也是最具有历史文化风貌代表性的风景区,地方文化突出,在街道上走一走,不仅能感受到历史文化气息,也能吃到很多的地方小吃,更重要的是还有着值得欣赏的民间绝活和文艺表演哟。抛开喧嚣的都市生活和烦恼,这里的宁静让人倍加向往。可以独自一人漫步水街,感受这里的古朴典雅和悠闲从容,也可以和爱人一起,感受这里的民俗风情。当然这里的夜景也是很美的。小编也在感叹这里的意境实在太美,值得一游哦!

四、大纵湖,游览大纵湖美景,你可以了解这里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你可以去闯芦荡迷宫,这可是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芦荡迷宫,一望无际的迷宫,如果没有人指引,真的很难很难走出去的,多么刺激的一件事啊!满眼的绿意,新鲜的空气,轻拂的凉风,让你醉在其中,不想那么快结束迷宫之行。岸边还有一些酿酒、制豆腐的作坊工艺展示,你还可以去体验一把传统水车的魅力,感觉自己回到了孩童时期。

以上,是笔者觉得大家值得一去的盐城景区,当然了,在盐城还有好多好多好玩的地方,比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金沙湖滑雪场;大丰港海洋世界;盐城世纪公园;中国海盐博物馆……等

白族饮食风俗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白族饮食风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族饮食习俗

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并善于腌制火腿、弓鱼、螺丝酱、油鸡枞、猪肝胙等各种味美可口的菜肴。大理等中心地区的白族人民,还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称“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再切成肉片或肉丝,佐以姜、葱、醋、辣椒,以宴请客人。此外,还有用糯米酿制的白酒,用苍山雪炖梅和糖制成的“雪梅”,邓川特制“乳扇”、“乳饼”等也都十分可口。

白族婚宴习惯用“喜州土八碗”待客,由八道热菜组成:添加红曲米的红炖肉;挂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酱油、干腌菜扣蒸的五花三线肉千张;配加红薯或土豆的粉蒸肉;猪头、猪肝、猪肉卤制的干香;加盖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丝、菜梗氽制的杂碎;配加炸猪条的竹笋。此外,每客一包槟椰,丰盛又不奢侈。

白族就餐很讲礼仪,进餐时长辈要上坐,晚辈依次在两旁或对面落坐,晚辈要随时为长辈添菜加汤。

白族人民喜好饮茶。一般饮用烤茶时,用一陶制小茶罐将茶叶烤黄,冲以沸水,顿时热气翻腾,芳香四溢。烤茶一般冲水三道,边煨烤边品茗:初饮觉得其味微苦,再品则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觉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满齿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谓“头苦、二甘、三回味。”有的地方在饮第二道茶时,还往茶内放入核桃仁片、红糖、乳扇等,第三道茶中加入几粒花椒或桂皮,别具一番风味。有客来家,必烧烤茶水招待,每次只斟浅浅半杯,饮后口齿留香,热渴顿解,嘴里有苦甜混合的舒适感。

云南“三月街”: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

云南的“街子”,在北方称为“集”,于是有“赶街”、“赶集”之说。古代大理的街子,是以十二属相纪日定街期,子日为鼠街,丑日为牛街,辰日为龙街……所以,至今大理各地仍有鼠街、牛街、龙街等地名。后来,街期有了变化,有的七天一街,有的五天一街,还有的地方一天一小街。有的地方赶街与赶会相融合,如正月初五大理三文笔村“葛根会”、二月十五洱源三营“庄稼会”、四月十五“蝴蝶泉会”和中秋节“渔潭会”等,最著名的要数三月街。

三月街

三月街素有“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之誉。从前,三月街也叫三月会、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等,今天又叫三月街民族节,是白族传统盛大节日和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盛会。明代白族学者李元阳编撰的《云南通志》有这样的记载:“观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知是观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也。”根据多种史籍记载分析,大理三月街在很大程度上与佛教传入有关,在民间佛教讲经会的基础上产生。明代徐霞客在滇西旅游、察期间,对大理三月街作了如实记录:“十五日,是为街子之始,盖榆城(即大理)有观音街子之聚,设于城西演武场中……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徐霞客还对三月街赛马活动作了记录:“余乃由西门西向一里半,入演武场,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驰骑于中,更队以觇高下……”清代《大理县志稿》这样描述三月街盛况:“盛时百货生意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桂、秦、黔、藏、缅等地,及本省各州县之云集者殆十万计,马骡、药材、茶市、丝绵、毛料、木植、瓷、铜、锡器诸大宗大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其时,作为民间集市的三月街,规模之盛,享誉亚洲。清末大理留日学生、白族音乐家李燮羲,曾写了这样一首《三月街竹枝词》:“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

洱源渔潭会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传统的洱源渔潭会,会址原在洱海北岸的沙坪渔潭坡,上世纪70年代,迁在沙坝,是滇西地区仅次于大理三月街的物资交流盛会,会期八天。在白族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苍山脚下的渔潭坡一个鱼洞里面有一条鱼精,平时酣睡不动,遇到打雷时,鱼洞里涌出许多油鱼,人们就到洞口捕捞油鱼。有一年的八月十五,鱼精突然醒了,张开大口吞食了不少捕鱼人,吓得人们不敢再捕鱼,也不敢到渔潭坡。后来,经过几年观察,人们发现鱼精只有八月十五才作怪,于是每年这一天,白族人民在渔潭坡上买卖渔具、大牲畜及生产生活用具,还在坡上耍龙耍狮,唱歌跳舞。鱼精听到人吼马叫,声响不绝,吓得不敢出洞作乱,渔潭会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下来。

大理多数地区的街子,“日中则聚,日落则罢”。在大理市喜洲镇,有“清晨始集,至午就散”的早街;在白族第一大村——周城和洱源茈碧等地,有“午后始集,至晚才散”的晚街。近几年来,大理古城的街子以它特有的秀丽风光和地处滇西交通要道等原因,成为贸易、旅游、购物热点;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下沙坪坡每逢星期一赶街,是五彩缤纷的民族集市;大理洱海东岸湖光山色中的挖色街以及每天下午的周城晚街,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成为继大理古城“洋人街”之后,最受海外客人欢迎的乡村“洋人街”。

大理白族民间“接三公主”习俗

每年农历二月初,大理白族民间有“接三公主”习俗。此习俗始于南诏,延续1300多年,至今犹存。

唐朝初年,细奴逻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一带建立了地方政权南诏国,成为南诏始祖。公元650年,他在巍山的山于山龙(拼字)图山上修筑都城山于山龙(拼字)图城,直至公元738年皮罗阁迁都太和城,73年间曾有三代南诏王在此居住。

“接三公主”的习俗,最早就起源于细奴逻时期。传说,白子国的三公主金姑,从大理下嫁细奴逻,她贤淑善良、乐善好施,深受蒙舍川(今巍山一带)和洱海地区各族群众爱戴。虽然三公主远嫁他乡,但故乡人民十分怀念她,每年都要把她从巍山接回娘家过年。三公主去世后,其子孙在山于山龙(拼字)图山城南侧修建了天摩牙寺供奉她,怀念她。随后,逐渐形成了“接三公主”的民俗活动。

巍山历史文化学者杨光梁说:“每年农历二月十二这一天,白族地区的广大村民,自发地以村为伍,结伴而行,一路吹吹打打,载歌载舞,离开苍洱来到巍山山于山龙(拼字)图城的旁边,来接三公主回娘家,此习俗已延续千年。三公主慈善爱民,贤淑聪慧,在故乡口碑很好,很受人们爱戴。她下嫁巍山后,人们常常思念她,每逢这个季节,都要把三公主接回去。”

“接三公主”活动中,人们除了拜祭三公主之外,还要拜祭其他神灵,最后到巍山伽蓝殿拜祭。杨光梁介绍:伽蓝泛指佛家寺园,也指守护寺院的神灵,佛教中认为有十八伽蓝。传说,细奴逻也被封为伽蓝,他又是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接三公主时要到伽蓝殿祭拜,得到他的许可后,在二月十三天亮以前,把三公主接走。

农历二月十二这天晚上,参加“接三公主”活动的白族、彝族群众,都要打歌对调,歌舞至深夜。白族的歌舞,彝族的打歌,以及两个民族的霸王鞭、八角鼓、芦笙、刀舞,会在同一个旋律中尽情展示,形成了民族团结和睦的千古华章,千百年来未曾中断。

“接三公主”活动包括了祭拜、诵经、祈雨、娱乐等内容,起始时间为农历二月初九。这一天,白族群众从大理启程前往巍山,当天到巍宝山祭拜细奴罗和三公主。初十到达天摩牙寺,十三日上午接出三公主,晚上住巍山大仓镇。十四日到达大理市下关七五村,十五日到达大理古城城隍庙祭拜。十六日到达湾桥镇湾桥街,十七日到达喜州镇庆洞村圣源寺,至此整个活动结束。

大理白族打老友

打:意思是结交;老:意思是终生,是从小到老;友:意思是同性别同年龄的可靠的好朋友。打老友,即结交终生亲密往来的同性别同年龄的好朋友。这是大理白族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风俗习惯。

大理白族民众中的打老友,一般出于三种情况。一是青少年自己通过一定时间在生活、学习、劳作中的彼此交往和了解,互相问喜欢,情投意合,一致决定用打老友这种形式把友谊长期固定下来。二是青少年双方盼父母一代本身就是相处得很好的朋友,甚至他们本身就已经有老友关系,他们想通自己的子女打老友,从而把老一代之问的友情在下一代中继续保持和发展下去。三是青少年父母中的一方,在生活中发现其他人家中相应的青少年在人品、学识、健康状况等各方面,值得自己的子女学习和交往,于是通过第三者在中间做工作而结成老友。

由于打老友将是影响子女终生生活的一件大事,因此,父母一代对子女的打老友活动是极为慎重的。他们不仅要相互考察对方子女的人品、学识、健康状况等各方面的表现是否值得结交。同时还要考察对方家庭情况,如对方家庭是否忠厚、善良、勤劳、合睦、健康等,情况不明是不会轻意应允的。

青少年双方一当确定打老友关系后,双方家庭即称为干亲家。为了表示其关系的亲密,双方父母在互相称呼时一般都将“干”字略去。在刚开始确定打老友关系的三年之内.双方家庭每年必须至少互访一次。接待干亲家的`第一次来访,场面甚为隆重。在举行丰盛的酒宴招待时,还得邀请本家的亲戚和邻居作陪,作为打老友的青少年双方,得当众向双方的父母跪拜、改口诈对方的父母为亲爹亲蚂。

对其他亲友的称呼,则与老友所称相同。双方父母在扶起打老友的双方后,要对孩子讲一些勉励的吉利话,要给孩子适当的礼物。礼物可以是书本,可以是文具,可以是衣物,也可以是红包等等。双方父母还得请求在场的各位亲友和邻居今后对两个孩子多多关照。这样,打老友关系就在双方家庭的亲友和邻居间公开化,合法化了。

此后,不仅是打老友的青少年双方将经常亲密交往,双方家庭也将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无论谁家有什么大事小事,都要及时通报并竭诚帮忙。双方家庭的关系就真所谓不是亲戚而胜似亲戚了。

大理白族通过打老友这种活动,不少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得以卓有成效地扩大了其人际交往的圈子,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他们家庭在社会上的立足都不无好处。

大理白族婚俗

大理白族和我国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经历了由群婚、对偶婚、个体婚阶段。现在行族外婚,一夫一妻制为基本家庭组织形式。家中兄弟成婚后即行分家,父母一般多从幼子居住。入赘女婿有对家产的继承权,妇女在家庭中有较高地位。

大理地区白族青年男女,婚前比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作主。找对象一般通过“对歌”认识结为知己,然后再经过说亲、订婚、迎新、结为夫妇几个阶段。说亲由男女父母央及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父亲同意后订婚,订婚时男方要择吉日送酒、公鸡和聘礼到女方家,聘礼必带“六字”。茶三斤六两或六斤六两,酒六斤或六瓶,糖果六斤六两等,意在“有福有禄”。女方家以“三道茶”相待表示同意,又称“提亲鸡酒礼”。

结婚时一般要举办三天,仪式非常隆重。结婚这一天称为“正喜日”。婚前头天叫“踩栅”,这天男方要把嫁妆抬至女方家,晚上在男方家要吹唢呐,演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一直到天亮表示庆祝。正喜日“男方要在亲友陪同下到女方家迎亲”,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出门时吹鼓手们要奏吹吹腔《接新娘调,唢呐声不时与新娘哭声交织在一起。一路上吹打声、逗趣声不断,同伴们边走边向新娘撒米花,还不时掐新娘表示“祝福”。迎亲到家门时,需由新郎同辈兄弟将新娘背和新房,在这一点上还留有早年“抢婚”习俗。

新房内都烧有火堆。新娘入房时家人要在火中烧辣子面,使新娘大咳,在新娘酒菜中加放花椒粉使新娘难以下咽以表示“亲热”和“富贵”,白语中“辣,麻”与“亲、富”同音。新娘新郎要拜天地,拜父母及舅父,用白族八大碗大宴宾客。晚上有认亲仪式,长辈要给新娘见面钱,同辈则闹新房。闹新房时新娘要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炖梅、雕梅、水果、密饯等食物恭敬地给同辈品尝,也叫“摇果酒”。大伙边吃边闹一直到深夜。

第三天新娘要下厨房做鱼类孝敬公婆。婚后三至八日回门,女方家接女婿和女儿回家吃饭。七天后要到本村的本主庙祭本主,求本主保护全家平安,早生贵子。

白族丧礼中的“讲孝百”

“讲孝百,顾名思义就是指孝德百事评说。它是白族地区治丧仪式中一个重要部分。是追求逝者善终、仁者尽孝、通过亡灵进行“孝教”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是一种古老而朴实的教育形式。“讲孝百是白族丧礼中最具生命力和现实意义的重要内容。

丧礼开始,“孝子贤孙”纵横相跪于灵堂,德高望重的村族长老高坐于前,围观群众不计其数。此时,先由司仪官主持祭拜一番,孝子们虔诚地三跪九叩首。尔后,主事官们(村中长者自愿结合而成,酷似老年协会的组织,专为红白事服务)宣布讲孝百开始,于是鼓乐齐鸣。这咱传统的民间乐礼,使得丧礼肃穆庄重,气氛被渲染得极为悲伤。主事长老一是有条不紊地主持“讲孝百”的进程。

“讲孝百”,首先由主事长老随仪式礼乐口颂“祭文”(类似悼词)。祭文的撰拟极为认真,必须由村中德高望重者与死者的挚友共同拟就。文体处于古体文与现代文的交叉阶段,属混合型文体,目的是要方便口颂。“祭文”主要记述死者所经历过的一生,其功能在于渲染气氛,对死者“追功白过”。从而使听众了解亡者的贤德和辛劳。随后由村族长者轮番追述死者的功过与艰辛,指点评判孝子的或贤良之德行。此时的环境气氛和特殊的舆论作用,有助于孝子贤孙和周围人们严肃认真地进行冷静思索、分析。易于接受朴素的善恶观念和“仁爱”的德行,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这种生动的传统轮理教育,既教育了孝子,也教育了群众。这种仪式的习俗力量,使得人们应该那样,而不能不那样,否则的话就会“被人看不起”,产生“感到低人一等”的内疚,从而身体力行尽孝为善。于是有力地弘扬了“真善美”,遏制“假丑恶”。这是因为,在道德教育中广泛而恰当地造成和利用正确的社会舆论,倡导或斥责、赞赏或抑揄、鼓励或鞭挞这样或那样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陶冶、督促人们自觉地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陶冶和增强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义务感。

这种人事对面的伦理宣传和道德教育,增强了人们的孝心信念,培养了人们的从善弃恶观念,培植了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提高了人们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融洽,对弘扬中华民族的“孝敬父母,报效祖国”的传统美德,不愧是一种值得继承光大的良好习俗。

孝德故事不要24孝,最少6个

茅容杀鸡

汉朝的茅容。年纪已经四十多岁了。有一天。在郊野里耕田。忽然天下雨了。于是种田的人。都到树底下去避雨。一班人都是伸手伸脚、随随便便地坐着。只有茅容独自端端正正地坐着。格外恭敬。这时候。给郭林宗看见了。觉得很奇怪。就请求到茅容家里去过夜。以便暗中观察他一切的举动。到了第二天。茅容杀了一只鸡、煮了做饭菜。郭林宗见了。以为是请自己吃的。那里晓得他把鸡给了母亲吃。自己和客人一同吃着蔬菜。郭林宗看了他这样孝顺的行为。非常佩服。就起身向他拜着说。你的品行。真贤明得很。我林宗尚且减少了养亲的丰盛膳菜。去供给往来的宾客。现在你能够这样。真是我的朋友了。于是就劝他读书。后来茅容终于成就了一个有道德的人。

赵咨迎盗

汉朝时候有个赵咨。在敦煌地方做太守官。后来因为有病。就免了官。回到家里。亲自带领子孙们。耕种田地。奉养母亲。有一夜、有许多强盗到他家里来打劫。赵咨得知了。恐怕母亲受了惊慌。于是自己先到了门口。去迎接强盗。又陈设了饭菜请强盗吃。并且对他们说。我有一个年老的母亲。年纪已经八十多岁了。又生着疾病。是要供养的。请求你们稍留下了一些儿衣服和粮食。使我可以供养我的母亲就好了。至于妻子的物件。和另外的物件。一点也不敢请求留下的。强盗们听了他的话。非常叹服他的孝顺。又觉得自己的惭愧。大家都跪下了。辞谢着说。我们太不成样子了。干犯了府上。侵害了你这位贤人君子。说完了话。一齐飞也似的去了。赵咨追上去。把物件送给他们。已经来不及了。经过了这件事情以后。赵咨的名声愈加大了。后来做了东海相的官

伯俞泣杖

汉朝的韩伯俞。是河南地方的人。生性非常孝顺。他母亲的家教很严厉。韩伯俞偶然有了小小的过失。他的母亲就要用拐杖打他。韩伯俞总是跪下了。受了母亲的打。一些儿也没有怨言。有一天。他的母亲又拿了拐杖打着儿子。韩伯俞忽然大哭起来。他的母亲觉得很奇怪。问他道。从前打你的时候。你老是和颜悦色地受了。没有一次流着眼泪的。今天打你。为什么哭了起来呢。韩伯俞说。从前儿子有了过失的事。母亲打我的时候。是觉得很痛的。晓得母亲的身体很康健。今天打我的时候。母亲的力量。就不能使我觉得痛了。晓得母亲的精力已衰。恐怕后来的日子不多。所以不觉得悲伤着哭起来了。

考叔舍肉

周朝时候。郑国有个颍考叔。是在颍谷地方做守边的官。他得知了郑庄公起初为了弟弟的事。对母亲立了不到黄泉不再见面的咒。后来又有点懊悔了。他就借了献进物品的机会。到了庄公的那儿。庄公叫他吃饭。他吃饭的时候。留着所赐的肉不吃。庄公觉得很奇怪。就问他道。你为什么留这些肉呢。颍考叔道。小人有个母亲。凡是小人自己家里献进去的东西。母亲是都吃过的了。可是没有吃过君上所赐的肉。所以我留着不吃。预备等忽儿拿回家去。送给母亲吃。庄公听了颍考叔有这样的孝顺。不禁心中有所感触。就说道。你有母亲可以送给他东西吃。怎么我没有母亲呢。颍考叔说。这个是没有关系的。君上只要在地下掘下去有了泉水就好。母子两人在地道里面相见。那一个人再敢道个不字呢。庄公就依了他的话做去。于是他们母子两个。依旧和从前一样的相处了。

赵志闻声

晋朝有个小孩子。姓赵名志。有一天的早晨。他正在读书的时候。听到了他的父亲赶喝小牛的声音。他就丢了书哭了。先生见了。问他为了什么缘故哭的。他回答说。刚才赶喝着小牛走过书房门口的。就是我的父亲。我自己恨着年纪太小。不能够立刻就发达起来。还要我年老的父亲。免不了过着贫穷的日子。做着辛苦的工作。所以悲伤的呵。先生听了他的一番话。就叹息着说。他年纪虽小。就有了这样孝顺的念头。将来这个小孩子。一定是有成就的。从此以后。先生就格外用心去教他。并且不要他的修金。后来赵志长大了。府县衙门里把他选举了上去。在东辽地方做官。有很好的名声。

范乔哭砚

晋朝时候。有个范乔。当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祖父叫范馨的就死了。祖父快要死的时候。把孙儿抚摩着说。我心里所恨的。只是不能够看见你到成人长大。于是就把日常所用的砚池给了孙儿。到了范乔五岁的时候。他的祖母把这番情形。一一讲给他听。范乔听了。就捧了那个砚池哭个不住。他的父亲就叫范粲。染了神经病。时常发狂。范乔同了他的弟弟。放弃了一切的事务。专心一志的去侍奉父亲。他的足迹从不走出乡村。朝廷里屡次来召他做官。也不肯去。有一年的大年夜。有人偷他的树去做柴。这时候。范乔正在那儿。可是假装着不看见。那个偷树的人。自己也觉得惭愧。于是就把柴拿来还他。范乔说。你拿了一些树儿去做柴。叫你的爷娘烘暖欢喜。这又有什么惭愧呢。竟叫他拿了柴去。

叔谦乞藤

南北朝时候。南宋朝有个解叔谦。表字叫楚梁。他的母亲有了病。解叔谦就在晚上祷告天地。忽然天空里有说话的声音。说、这个病。只要得到了丁公藤做了酒吃了。就会好的。解叔谦就去访问许多医生。可是都不晓得这个丁公藤。他就不辞困苦艰难。一路路的去访求。一直到了宜都地方。看见有一个年老的人。正在砍着树木。解叔谦就问他。这是什么。老年人说。这是丁公藤呵。治风病是很有效验的。解叔谦就跪在地上哭拜。把自己访求丁公藤的来意说了。于是老人就给了他四段丁公藤。并且把浸酒的方法教了他。解叔谦拜着受了。回头一看。那个老人家不知到那里去了。拿回家去。依了他的方法。浸了酒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

朱泰虎残

宋朝时候有个朱泰。服事母亲非常孝顺。家里很穷。他就砍了柴卖了钱养着母亲。常常走了几十里路远的地方。去买了好的吃食来供奉母亲。有一天。朱泰起来得很早。在头鸡啼的时候。就走到山里去。等到天亮了。就在山脚边休息着。忽然来了一只老虎。把朱泰用前脚攫取。竟衔着走了。这时候、朱泰吓得神志也不清爽了。等到老虎走了一百多步路。他才渐渐地苏醒了。就大着喉咙说。老虎、你作恶把我吃了去。所恨的是我的母亲从此没有依靠了。他说完了这几句话。却也奇怪。老虎竟把他放在地上。走了去、也不回头来看。好像有人赶着去一样。朱泰这时候已经不能行走了。就匍匐着慢慢的回到了家里。乡村里的人。因为他的孝顺行为。很可以佩服。个个叫他朱虎残。就是说他是老虎嘴里剩下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