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罗斯粮食大丰收,但却面临2个新问题!中国市场能成救命稻草吗

2.俄罗斯释放2个消息,全球麦价再次大涨!粮食格局加速演变

3.“中俄粮食协议”的签署到底谁是胜利者?谁又暗自不爽?

俄罗斯粮食大丰收,但却面临2个新问题!中国市场能成救命稻草吗

俄罗斯小麦石油价格_俄罗斯小麦配额价格

近两年,随着全球格局不断动荡,粮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全球各国所重视,一时间粮食保护主义的风头兴起。

而全球粮食也是屡受波折,今年夏季,北半球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极端干旱天气,多个国家的粮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纷纷发出了减产预期。

例如,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由于受持续干旱影响,在近两个月的供需报告中,美豆、美玉米及小麦等产量预期纷纷下调;

欧洲的干旱则更为严重,多个国家气温持续高企,农作物受损严重,欧盟小麦、玉米等产量也均下滑;

亚洲也不例外,例如印度就由于干旱使小麦产量预期下滑,从而暂停了小麦出口

多国粮食纷纷减产,无疑再次加剧了全球粮食市场供需紧张的格局,但就在人们为全球粮食供给担忧的时候,俄罗斯却传来了好消息。

众所周知,俄罗斯不仅是能源大国,同时也是粮食大国。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其小麦出口量约占到全球小麦出口量的20%。

而今年,在诸多国家发出粮食减产预期的时候,俄罗斯粮食却迎来了大丰收。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今年俄罗斯粮食产量极有可能超过1.5亿吨,其中小麦产量可能将达到1亿吨,这也是一个创纪录的产量。

这也意味着,其小麦出口量也会大幅增加。

这对当前供需紧张的全球粮食市场来说,是一个大好消息,但是市场却为什么高兴不起来呢?因为俄罗斯粮食虽然迎来大丰收,但是却面临着2个困境:

一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针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受运输保险、金融结算等方面限制影响,俄罗斯粮食买家大减。

数据显示,今年7月和8月,俄罗斯小麦出货量同比下降了22%;而今年三季度,俄罗斯小麦的买家仅有24个国家,而去年同期则有50多个,同样从事粮食出口的企业数量也几乎减少了一半。

今年7月份,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俄乌两国签订了恢复乌克兰粮食出口的黑海港口的相关协议,而这份协议其实包括两份协议,一份是确保乌克兰敖德萨、切尔诺莫斯克和尤日内三个黑海港口的商船安全通行,另一项则是旨在促进俄罗斯的粮食和化肥出口的协议。

但根据俄罗斯方面称,随着乌克兰粮食陆续恢复出口,而俄罗斯粮食及化肥的相关出口限制并未解除,于是使得接下来黑海港口协议是否会续签充满了不确定性。

因此,市场担忧,尽管俄罗斯粮食大丰收,但因为出口受限会影响真正有效供给。

二是虽然俄罗斯粮食喜获丰收,但是农民对粮食出口的积极性也并不高。

强劲的卢布和高昂的出口税使得小麦出口变得不再有吸引力,很多农民收获粮食以后并不是考虑如何把它们卖出去,而是如何储备粮食。

但显然,由于俄罗斯粮食大丰收,粮食产量远高于往年,这也对农民的储粮造成了一定压力。

面对美西方的制裁,俄罗斯也在努力调转出口的重心。

俄罗斯发展部长此前表示,未来数千万吨粮食可以投放到亚洲市场,并将中国视为最有前景的购买国之一,其中农业领域就是中俄双边贸易中一个亮点。

事实上,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已经在增加对华能源出口,同时也明确表示,将向中国出口更多农产品。

虽然我国粮食自给率很高,但中俄贸易之间也有一定的互补性。

比如,俄罗斯是全球小麦第一大出口国,而中国则是全球第四大小麦进口国,主要用于品种调剂。

2021年,中国小麦进口的来源国主要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法国,进口量约为940多万吨,而从俄罗斯进口的小麦仅有10.36万吨,仅占总进口量的1.07%。

自今年开始,中国已全面放开了俄罗斯小麦的进口管制,预计未来对俄罗斯小麦进口将会有明显增长。

另一方面,我国也是全球第一大大麦进口国,去年我国进口大麦共1248万吨,进口国主要是加拿大、阿根廷及法国等,而从俄罗斯进口的大麦仅有7.46万吨,占比很小。

预计随着中俄贸易合作不断加深,未来俄罗斯大麦的对华出口也有望增长。

俄罗斯释放2个消息,全球麦价再次大涨!粮食格局加速演变

自今年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全球粮食格局发生重要转变。

因为俄乌两国均是小麦出口大国,两国的小麦出口量约占到全球小麦出口量的29%,因此冲突爆发后,市场担忧小麦供给受阻,于是麦价上涨,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一度涨至10年的新高。

但是到了五六月份,随着市场对于冲突的消化,以及美联储超预期的加息刺激下,国际小麦价格开始回落,一度回吐了俄乌冲突以来的全部涨幅。

后来在多方努力下,乌克兰粮食逐渐恢复出口,市场供给再次宽松,麦价持续回落。

但近日,随着俄罗斯释放了2个消息,使得全球麦价再次大涨。

一是据俄媒报道,乌克兰东南部的四个州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将于9月23日-27日间举行加入俄罗斯公投。

这四个州的小麦产量合计约占到乌克兰小麦总产量的20%,而市场预计,公投以后这四个州可能将面临制裁,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小麦出口可能会受到影响。

另一个消息则是,9月21日,俄罗斯宣布进行部分军事动员。

市场普遍认为此举意味着俄乌冲突在短期内不会结束,甚至战事或面临升级。

受这两个消息影响,芝加哥小麦当天再次冲上900美分/蒲式耳,达到近两个月以来的高位,涨幅达到7.9%,而次日的涨幅也达到了7.15%。

那么,随着国际小麦的上涨,全球粮食市场是否会开启新一轮变化呢?

目前来看,虽然小麦价格率先上涨,但总体尚停留在消息层面,即消息释放后市场对未来小麦走势的担忧从而作出反应。

但是后续来看,随着各种影响因素的交织,全球粮食格局将持续演变:

1、小麦库存低位,有效供给下降。

从全球来看,近几年小麦一直处于供需紧平衡的状态,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2022/23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估值位于6年来的低位。

虽然随着乌克兰粮食恢复出口,市场供给有所缓解,但是乌克兰因受冲突影响,新季粮食作物全面减产是板上钉钉的事。

根据欧盟监测机构的数据,2022年乌克兰小麦产量预计为2624万吨,同比降低18%,比5年均值降低4%;而玉米产量预计为3202.7万吨,同比减少24%,比5年均值降低5%。

这意味着乌克兰粮食供应有限。

另一方面,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虽然今年俄罗斯粮食获得了丰收,根据俄罗斯农业机构预测,2022年俄罗斯小麦将达到创纪录的00万吨,小麦出口预期也增加到了4600万吨。

尽管俄罗斯有意扩大粮食出口,但从近期实际出口的数据来看,表现却不佳。

今年7至8月,俄小麦出口量下降了约1/4,为2017-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意味着俄罗斯小麦的有效供应其实是减少的。

2、黑海通道不确定因素增加,全球粮食格局加速演变。

市场另一个担忧是随着冲突变化,黑海局势不确定性增加,而黑海是重要的运输港口,一旦出现变化将对粮食供应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在短期内几乎是无法弥补的,或者说很可能会再次引发粮价大幅飙升。

另一方面,俄罗斯粮食虽然丰收,但是出口却面临“卡脖子”,卡在哪了呢?

一是卡在了汇率及高额出口关税上,俄罗斯经营者成本增加,出口利润下滑,更多转向本国市场;

二是卡在了美西方全方位的制裁上,导致俄罗斯粮食无法顺畅进入国际市场。

例如购买俄罗斯粮食的买方无法得到银行的担保及、船舶无法得到保险等,使得很多买家只能放弃,转而另寻其他粮食来源。

而俄罗斯呢,在粮食丰收以及制裁压力下,开始重新定位出口方向,寻找新的市场。

这么一来一去,全球粮食原有的供需格局被打破,而粮食是重要的生存基础,因此各国都会加紧重新稳定粮食进出口来源,从而全球粮食格局加速演变。

3、化肥供应紧张,助推粮价上涨。

俄罗斯除了是粮食供给大国,也是化肥供给大国。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21年,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氮肥出口国,同时也是钾肥和磷肥的第二大供应国。

而俄罗斯的化肥出口面临与粮食同样的难题,而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将对粮食的生产产生重要影响。

接下来南半球将进入播种季,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均是化肥进口大国,例如农业大国巴西,约有70%-80%的化肥都依赖进口。

据巴西称,去年,在其使用的4050万吨化肥中,有近81%依赖于进口,其中20%来自俄罗斯。

而阿根廷660万吨化肥中有60%来自于进口,其中15%来自于俄罗斯。

此外,墨西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都对俄罗斯化肥有不同程度的依赖。

由此可见,化肥虽然没有作用粮价本身,但其对于粮食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全球粮价虽然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回落,但其底部支撑仍然十分明显,随着影响粮食市场因素的不断变化发展,粮食及农产品价格重心正在形成新的推力。

“中俄粮食协议”的签署到底谁是胜利者?谁又暗自不爽?

我们国家和俄罗斯的关系一直都是非常友好的,在互相的帮助和扶持之中,进行着有利的发展。自从俄夫冲突开始很多国家都对于俄罗斯进行了制裁,先是将他们的一些企业给撤离俄罗斯,后又是对于俄罗斯的各个方面进行打压,但这都对俄罗斯来说无关痛痒,毕竟俄罗斯这么大一个国家,它们的能源可是十分丰富的,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说制裁就能够支撑得了的,包括美国。美国对于俄罗斯进行的一些制裁可是相当的夸张,先是对于俄罗斯的一些出口货物全部都不用。后又在国际地位上进行一个打压,而且还想通过其他国家一起联合来将俄罗斯的石油价格给压下去。

在其他国家制裁俄罗斯的时候,中国却签订了一份与俄国的协议,允许俄罗斯全境的小麦出口到中国。这一个消息在国际上爆,开之后,很多的国家都纷纷表示不满,并且谴责中国的这一做法认为是破坏了国际的一个和平规定。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一做法并没有任何的不对的地方。毕竟我们国家是一个小麦的进口大国,每年要消耗的小麦那可是相当惊人的。而俄罗斯刚好又是一个小麦大国,这样子合作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不管出于哪一个方面。

其实让大家最为关心的还是一个话题,中俄粮食的协议到底哪一方才是胜利者?谁是最不爽的呢?胜利者当然是中俄双方,不仅对于俄罗斯的小麦进行了一个购,而且对于中国本土的消耗又增加了很多的储量,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决定。但是要说谁暗自不爽,那么除了七国联盟之外,我想就没有其他国家会不爽了。七国联盟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个组织,他们是自发形成的,就是专门想在对于俄罗斯的制裁上做出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好像忘了,俄罗斯并不了他们甚至还放出了豪言,如果美国在执意这个样子的话,直接会取消美元在俄罗斯的交易。